灰铁铸造厂介绍:时效分自然时效、大型灰铁铸件热时效和共振时效等。所谓自然时效,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半年以上,让其内应力消除。热时效(人工时效)又称去应力退火,是将铸件加热到550-650℃,保温2-4h,随炉冷却至150-200T,然后出炉。共振法是将铸件在其共振频率下震动10-60ndn,以消除铸件中的残留应力。为实现灰铸铁表面的裂纹缺陷修复,设计激光热修复方法及工艺,确定可用于修复的合金粉末种类,通过实验研究修复区与基体的冶金结合状态,明确灰铸铁基体的 显微组织特性及转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激光能量作用下,不同合金粉末材料与基体形成了不同结合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机械性能,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 在完成修复的同时可获得表面性能的提升。 为了改善修复层质量,提出激光局部自预热策略。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不同预热工艺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确定配套的预热工艺参数,局部自预热能有效降低热拉 应力水平,残余应力分布 为合理;减少了脆硬相和白口组织,可使组织均匀化并降低石墨顶端的微裂纹萌生机率。激光局部自预热处理提高了修复质量、改善了修 复区材料性能,较现有方法能够获得 理想的预热效果,为完善激光热修复工艺体系、提高修复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灵活 的技术手段。
灰铁铸造厂介绍灰铁铸件的拉伸强度:
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或塑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再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壳置于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然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焙烧(如采用高强度型壳时,可不必造型而将脱模后的型壳直接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铸件. 熔模铸件尺寸精度较高,一般可达CT4-6(砂型铸造为CT10~13,压铸为CT5~7),当然由于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较多,例如模料的收缩、熔模的变形、型壳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线量变化、合金的收缩率以及在凝固过程中铸件的变形等,所以普通熔模铸件的尺寸精度虽然较高模腔表层失效形式主要为冷热疲劳裂纹(龟裂)。低压铸造模具的工作特点是受冷热循环作用,每次液态金属成形后通过用水、蒸汽、空气等介质冷却模腔部分。因模腔的工作状态是反复受热和冷却,从而使模腔表层金属产生反复的热胀冷缩,即反复承受拉压应力作用,结果引起模腔表面出现龟裂。由此,热模具钢需有高的热疲劳抗力。影响钢的热疲劳抗力的因素主要有:①钢的导热性。钢的导热性高,可使模具表层金属受热程度降低,从而减小钢的热疲劳倾向性。一般认为钢的导热性与碳含量有关,碳含量高时导热性低,因此热作模具钢不宜采用高碳钢。在生产中通常采用中碳钢(Wc=0.3%~0.6%),碳含量过低,会导致钢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在实际中增强灰铁铸件的抗拉强度时一直困扰生产企业的问题,为了提高灰铸铁件的抗拉强度,应采用较低的碳当量,灰铸铁件中的碳含量大多为2.6%~3.6%,硅的含量为1.2%~33.0%,根据铸件壁厚情况尽量取下限,适当的提高锰的含量,一般灰铸铁件锰含量为0.4%~1.2%,在铸件不出现白口的情况下尽量取上限。 另外还可以采取合金化办法提高铸件的抗拉强度,适当的加入微量合金如:铬、钼、锡等元素也可明显的提高灰铸铁件的抗拉强度, 同时要配合做好铁水的孕育处理。